前行的铁路-流动的中国让出行更畅通

发布时间:2020/11/5 15:29:24

   “十三五”以来,我国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连续保持在每年8000亿元以上,铁路建设科学有序推进。预计到“十三五”末,高铁营运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一倍。“八纵八横”高铁网基本成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先行保障。

  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重大民生工程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骨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

 “十三五”以来,我国铁路建设日新月异,蓬勃发展,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4.1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高铁营业里程3.6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高速列车运行数量最多、商业运营速度最高、高铁技术体系最全、运营场景和管理经验最丰富的国家。高速铁路、高原铁路、高寒铁路、重载铁路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客运周转量、货运发送量、换算周转量、运输密度等主要运输经济指标稳居世界第一。铁路密布、高铁飞驰,一张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铺就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并不断延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引擎。

  现在,路网在加密,列车在提速、服务在优化,一个流动的中国“人便其行、物畅其流”, 增强了人民群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今,我国已基本建成连接主要城市群,以特大城市为中心覆盖全国、以省会城市为支点覆盖周边的高速铁路网,对省会城市和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的联通能力、联通时效大幅提升,初步实现了相邻大中城市间1—4小时交通圈、城市群内0.5—2小时交通圈,“八纵八横”高铁网基本成型,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正为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倾力服务流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描绘更加生动的图景。

  回望岁月,铁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到和谐时代,再到贴地飞行的复兴时代,从火车上自带方便面到高铁订餐,从线下购票到互联购票,从检票入站到刷脸进站,从硬板车票到电子客票……不断提升的科技水平让铁路的“硬核”更强,让服务更人性化,让人民群众的出行更舒适,获得感更强。这些变化都见证着岁月变迁,见证着时代的发展,而在这些变化里,不变的是“人民铁路为人民” 的初心和对《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蓝图的砥砺前行。

  中欧班列发展势头迅猛,朋友圈同样不断扩展。“十三五”以来,中欧班列国际化运输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国内开行城市已经达到20个,通达欧洲18个国家57座城市,货运量年均增长71%。中欧班列开行至今,已向欧洲市场运送了数量庞大的“中国制造”,无数次刷亮欧洲乃至世界的眼球。中欧班列开行持续增长、运输路线不断增加,这是大国的责任和担当,也是中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

  中老铁路、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项目建设稳步进展,带动我国铁路技术标准和全产业链整体走出去,中国铁路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四通八达的公路网,便捷高效的铁路网,密集交错的航线网,正在把千年来中华民族“人悦其行、物优其流”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