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关注郑州|我们用影像记录“米”字形高铁网的每一笔画

发布时间:2022/12/7 19:55:19

我们都是追梦人。

新闻记者的梦想,是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记录这个伟大时代前进的步伐,记录普通人的追梦故事,从深山“空巢村”的复苏到山水林田的生态变迁,从罕见病少年的大学梦圆到神舟航天员的星辰大海......

“我在现场”栏目以“我们都是追梦人”为题,将新华社记者记录的追逐梦想的故事汇聚于此。这些故事讲述的是追梦人不停的脚步,是“中国梦”照进现实的新时代。

作为一个从事新闻报道十余年的记者,常有人问我,持续关注一个领域,会觉得枯燥吗?我的答案是:不会。尤其是当我有幸能够用我的镜头记录下历史长河中的沧海桑田,记录下一个个追逐梦想的身影和故事,内心的激动与兴奋,几乎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从2014年开始从事新闻摄影至今,我追随着前辈们的脚步,努力记录着中原大地上的新闻与故事,从秋毫之末到举足轻重,其中,“米”字形高铁网每一笔画的“写就”过程,毫无疑问是我和前辈们接力记录的重中之重,因为这个百年大计的成长过程,折射出中原大地乃至中国的沧桑之变。

2022年济郑高铁濮郑段正式开通,郑州东到濮阳东最快52分钟就可到达。郑州高铁乘务招聘,郑济高铁开通,这不仅填补了豫东北地区高铁空白的历史,还意味着河南所有省辖地市实现了“市市通高铁”——“米”字的最后“一捺”宣告完成”,美丽的中原大地上,一幅巨大的“米”字形高铁网的壮美画卷已经完全展开。2022年4月29日,G55304次试验列车驶出郑州东站,济郑高铁濮郑段正式进入运行试验阶段。

我操作着无人机,拍下了G55304次试验列车驶出郑州东站的瞬间,此刻,我的心中热血沸腾:济(南)郑(州)高铁濮(阳)郑(州)段开通运营意味着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勾画成型,以郑州为中心,形成辐射全省17个省辖市的1小时经济圈、连接周边省会城市的2小时经济圈、通达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8小时经济圈。经过10余年的建设,中原大地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由“纸上蓝图”变为“陆地通途”。

从2010年2月郑西高铁正式投用,到2022年6月济郑高铁濮郑段建成通车,这个“米”字形高铁网,不仅承载着无数中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也助力着中原经济实现高速腾飞。

这一刻,我想起了我曾经拍过的“铁路人”郭洪涛一家三代的故事:郭洪涛的父亲郭群林驾驶的是蒸汽机车,郭洪涛是中原铁路第一代动车组司机,驾驶过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如今,郭洪涛的儿子郭宇朔接过了父辈的班,也成为一名火车司机,并成为2020年首次选拔培养的动车组副司机。

“远看是要饭的,近看是拉煤的,仔细一看原来是机务段的。”回忆起驾驶蒸汽机车的日子,今年79岁的郭群林这样对我说。1974年,郑州机务段开通了郑州至武昌的线路,郭群林也开始担当郑州至武昌的乘务任务。“那时候的蒸汽机车连煤都要一锹一锹铲进锅炉,记着冬天跑武昌的时候,车内外温差特别大,从车内到车外,冷热交替,身上瞬间就湿透了。”在那个时代,郑州跑到武昌一趟下来至少要烧9吨煤,中间过隧道时,由于蒸汽机车排出的浓烟散不出去,司机、副司机以及司炉往往都是拿湿毛巾捂着脸,等过了隧道以后再拿掉,否则脸上都是灰。

一家三代同样都值乘从郑州到武汉的这段路,郭群林开蒸汽机车的年代,需要十多个小时,郭洪涛驾驶电力机车时需要六个小时,如今,郭宇朔驾驶的高铁只需要两个多小时。这一家三代的接力见证着中原大地上铁路的巨大变化,也见证着“ 中国速度”的迅猛发展。

2021年的除夕夜,我跟随郭洪涛和郭宇朔共同值乘一趟郑州开往武汉的列车。“我的父亲是一名蒸汽机车司机,我作为一名动车组司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些年来铁路事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旅客运输朝着更安全、更快、更便捷的方向不断地前进。中国的高铁已经成为国家的名片,它代表着几代铁路人的荣耀与自豪。”郭洪涛对我说。

郭洪涛(左)与郭宇朔在驾驶动车组列车(2021年2月11日摄)。

就在郭家三代人“接力”见证着“铁路人”对于高速、快捷的铁路建设梦想成真的巨变时,我的前辈同事们也接力记录着中原铁路的沧桑巨变,而我恰逢其时,身处其中,见证并且记录了“米”字形高铁网“写就”的最后“一捺”,不胜荣焉。

拼版照片上图:清末民初的郑州火车站(资料照片);中图:1956年11月2日开始使用的郑州火车站(新华社记者徐振炎摄);下图:2009年拍摄的郑州火车站外景(新华社记者王颂摄)。

拼版照片左图:1957年跨越黄河的京汉铁路黄河大桥(新华社记者徐振炎摄);右图:2012年12月26日,郑州开往北京的首趟G90次高铁列车从郑州黄河公铁两用桥通过。当日,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拼版照片左图:这是20世纪50年代,陇海线上郑州火车站的货运情况(新华社记者唐茂林摄);右图:这是2003年8月拍摄的郑州铁路北站编组站(新华社记者 朱祥摄)。

跟随着前辈们对中原铁路的记录脚步,2014年,我加入到对中原大地上“米”字形高铁网如何“写就”的记录中来。2014年5月16日,黄河上首座四线铁路桥——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正式启用。3000多名铁路职工,270分钟,将京广铁路与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成功拨接。这是我作为摄影记者与中原铁路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而那一年也是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起点。

↑ 2014年5月16日,在京广铁路与郑焦城际铁路黄河大桥的拨接地段,工人们在挪移废弃的旧钢轨。

曾经,因京广、陇海两条铁路大动脉在此交会,郑州有了“中国铁路心脏”之称。进入高铁时代,2010年郑西高铁通车;2012年京广高铁通车;2016年郑徐高铁通车;2019年郑阜高铁通车;2020年郑太高铁通车;2022年郑渝高铁通车……郑州,这座百年前“火车拉来的城市”被不断赋予新的意义,这些新的意义也不断督促、鞭策着我。

时至今日,我用近万张照片试图记录下“米”字形高铁网“写就”过程中每一笔画,力图展示了河南这个中部大省交通发展历程:从架梁铺轨到联调联试;从焊轨车间到“动车医院”;从峭壁“捅山工”到隧道“打冰人”——我的足迹留在了无数个新闻现场,我努力记录下每一个关键节点,试图让我记录的瞬间能够还原中原大地上的这个交通伟业前进的脚步。